查看: 1684|回复: 0

德國安寧病房大廚真實紀錄& 如果生命只為自己而活,是一個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2-8-29 10:14:00 |阅读模式
靈山不在遠 幸福泉源在自心                       文:洪蘭




















我有個朋友是典型的「空的半瓶水」,大家都很怕接她的電話,每次聽她抱怨完,自己的心情也變得不好,要調適很久才能再靜下心來工作。
  
有一天,她到我辦公室來,在我桌上放了一萬元現金,留個條子說「給你買書去送山地小朋友」,我很驚訝,她過去是很愛計較的。我立刻打電話給她,告訴她我沒有基金會,這個錢不能抵稅。




她說「沒關係,我不需抵扣」,這使我更加狐疑,這跟以前的她完全不同,於是打電話給她妹妹, 問說「令姊近來還好嗎?」她一聽就知道我的來意,告訴我說她姊姊公司最近在實施一個10/5 計畫:「在走廊上碰到同事,十呎之內要做眼睛的接觸,五呎之內要開口打招呼」,自從這個計畫實施之後, 她姊姊變了很多,人也開朗起來了。
  

知道這個計畫,這是為了加強人際關係和社會支持,因為實驗發現員工的幸福感跟公司的業績有直接 的關係,同時同事之間的相互支援合作可以使公司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訴訟,但是我以為在台灣行不通;過去我在電梯裡遇見鄰居,都會點頭問好,但是回應的不多,甚至有人罵我「白癡」。
  
好奇心驅使,我找了一天去看朋友,把用她的錢買書的發票給她,同時追問改變的原因。



她說,有一 天,她偶然看到德國有一個米其林級的大廚,放棄高薪,去安寧病房,替癌症末期的病人做菜;這些病人雖然已經沒有痊癒的希望了,但是還是在過日子;他可以使他們剩下的時光過得更有意義,更有尊嚴。他每天可花的菜錢是每人七歐元,這實在沒什麼可買,但是他親自去市場買菜,用有限的金錢買到最新鮮的食材,做出最可口美味的菜,使過去不想吃東西的病人吃完了還要再添。
  
他每天早上去病房跟病人解釋當天的菜單,讓病人對用餐充滿希望,他這樣做了十一年,他說看到骨 瘦如柴的病人吃完他做的櫻桃派後,露出滿意的笑容,是他最大的回饋。他已做到米其林餐廳的主廚,表示世人對他的手藝已有肯定,他已達到了人生的目標,現在他在追求人生的意義了。
  
這段影片----






















讓我朋友非常感動,開始沈思她自己人生的意義。有一天她在報上看到林昭亮說「台灣,請多利用我」,要回饋故鄉,她想起我跟亞都的嚴長壽總裁去過花東之後,曾經回來跟她說:「台灣花東風景一點都不輸瑞士, 還可以幫助花東的經濟。」我還送了她一個在花東買的苧麻編的袋子,她很喜歡,所以她決定今年過年去花東尋寶,把多的機票錢給我去推廣閱讀。

  
我那天從她家出來真是非常高興,走路都輕飄飄的。靈山不在遠,真的只在自己心中,很高興這位朋友找到了她人生幸福的泉源了。
  
一個人的生命如果只為自己而活,是一個貧乏的生命,人類需要生活在意義和希望中,請大家多為別人做一點事吧!
(轉載自聯合報)
  




德國安寧病房大廚真實紀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BH0b24u1sY





由德國真實故事改寫而成的紀實文學─《讓日子多一點生命──安寧病房的美味大廚》,描述一位原 本任職於米其林餐廳的主廚魯培希特放棄高薪工作,到一家專門照顧絕症病患的安寧病所【燈塔】,為回天乏術的臨終病人烹煮美味三餐的故事。




不管是牛排或紅酒煮蛋,只要病人希望在生命最後階段想吃的東西,他都竭盡心思發揮精湛廚藝與創意,以滿足他們所求幾希的口腹之慾。

隨著病人離世,每次的相處雖然短暫,但魯培希特除了為他們料理各種人間佳餚,他幽默達觀的態度也為病患帶來許多歡愉時光。




魯培希特自己則深刻體悟到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何其有幸,能時常與幸福相遇,而這些病人更帶給他永難磨滅的感動記憶......




這是一個發生在德國的真實故事,記者朵特 席珀先是把它拍攝成紀錄片「安寧病所與美味大廚」, 並榮獲德國記者協會(DJV)頒發艾力希卡 布登獎(德國歷史最悠遠也最具權威的新聞獎),後改寫成本書,甫一發行,便在歐陸引發熱烈迴響。

希望遠在歐陸發生的真實故事能讓讀者一起來關注我們最終都要面對卻可能忽視的生命課題,也盼讓大眾更深入了解長年參與安寧病房照護的朋友們的內心旅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法律申明|用户条约|隐私声明|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www.kwcg.ca

GMT-5, 2024-5-4 03:50 , Processed in 0.05038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