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63|回复: 0

培养正心态传递正能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6 08: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人如果认为社会美好光明人心向善,自然会从善意的角度来理解别人的行为,但如果反之,则会用“恶意”的心态来揣度自己遇到的事情和人。
  因一句“滚开”,深圳福田区狮岭小学五年级小学生小李被同学殴打,导致脑震荡、尿血……
  河南一位男大学生在凌晨与室友抢风扇被室友用刀刺伤。据报道,这两个大学生都是郑州黄河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二学生,两个人是同一个专业但是不同班,被刺伤的还是一个班的班长……
  频频发生的校园伤害案在令我们感到伤痛的同时,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在指责学校培养学生存在观念误区和校园管理工作滞后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这是时代变迁中人们教子理念变迁与社会规律相违背的产物。
  诚然,校园暴力与学校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作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也存在着误区呢?
  怕吃亏,“学会”与人敌对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家长:怕孩子受小朋友的欺负,就时常对孩子展开“教育”——教孩子“强势”,教孩子“不吃亏”,甚至教孩子打架。
  “凭啥他抢你的玩具,你就让他抢呀?”、“他打你你不会打他呀,以后不许和他玩了!”、“你不还手下次他还打你,狠狠打他,看以后他还敢不敢欺负你!”……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家长对孩子这样的“教育”。在很多家长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性格软弱,就是因为太单纯太听话,所以才总被小朋友欺负,所以就时时刻刻地教自己的孩子戒备、强势。
  其实孩子与小伙伴之间的关系是很单纯的,玩闹时出现争抢玩具或者磕磕碰碰的矛盾也不可避免。有时就是要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有时就是对别的孩子或者成人行为的模仿,并不像某些成年人所理解的那样复杂。但是如果家长的戒备心理太强,用歪曲的思维方式理解孩子的行为举止,孩子间一出现矛盾就认为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了,再经常给孩子灌输“不能被人欺负、被占便宜”的概念,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别人会欺负我,要防止被欺负”的戒备心理,与人交往时心存芥蒂,从而变得与人敌对,不合群。
  在心理学上,对别人行为的认知存在一种“以己之心度人之行”的现象,就是说,每个人对人性的认知,决定自己对别人行为的认知。一个人如果认为社会美好光明人心向善,自然会从善意的角度来理解别人的行为,但如果反之,则会用“恶意”的心态来揣度自己遇到的事情和人。
  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出现摩擦。在对矛盾的处理上,心念不一样的人处理的方式也会不同。拥有“正心态”,也就是积极心态的人,就善于从别人的角度去换位思考,会选择宽容,会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 ,从而轻易化解这些小矛盾;但戒备心理过强、心存芥蒂的人很难有宽容对方、化解矛盾的想法,往往会把这种小摩擦小矛盾看成是对方故意的挑衅,甚至是恶意的侵犯和攻击,会把对对方的怨恨积在心里,使小矛盾积聚成大矛盾,使反感怨恨发酵成仇视。当这种矛盾和仇视越聚越多,自己心理感觉不可承受时,他们往往就会爆发,采取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的对抗心理,使矛盾愈发升级甚至产生暴力冲突,这就是“马加爵”式的杀人或“校园投毒案”式的悲剧。
  从小培养“正能量”
  我们现在经常用一个词——正能量。具体来讲,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宽容、进取等正性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性能量。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因此,当正性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人的幸福感就会慢慢增加,人生便会充满希望。但相反,如果任由甚至纵容“负能量”的蔓藤在心中疯长,它的枝枝叶叶就会遮住生命中的阳光,眼中心里所看到的所感受到了就只能是一片黑暗。
  一个人能否让自己内心的“正能量”占上风,主要是取决于心态。人的心理因素非常重要,而心理因素除了个人先天性的之外,大部分是需要后天培养或者纠正的。在这个后天培养和纠正的过程中,老师、学校、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说的“正心态”也即是积极的心态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要从好的、有利、有益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别人的言行,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这里的“善”又包括着“善于”和“向善”两层意思;另一层意思就是当人际交往时一旦出现了矛盾时,要从善意的角度去主动化解矛盾。
  积极的心态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玩耍的过程,其实就是人际交往的学习过程。孩子之间的争执是儿童交往中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在争执中,孩子慢慢会体会出与人相处的一些基本道理,由此学会如何去面对一些小小的挫折。
  首先要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让孩子感受到自己需要别人做朋友,别人也同样需要自己做朋友,体会到有朋友的快乐,从小就搭起友谊的桥梁。当孩子们之间发生不愉快时,要教孩子从善意与友爱的角度去理解对方的行为。如对方抢孩子玩具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他是想和你一起玩,进而可以借这种机会教孩子们怎么一起玩,让孩子学会合作;当对方推搡或者拍打自己孩子的身体时,不要一味的以为这就是攻击或侵犯,可以引导孩子判断对方是不是想引起你的注意,想和你玩;如果是,就要引导孩子用微笑或者其他善意的方式回应对方,一起玩耍;当对方弄坏了孩子的玩具或弄脏了孩子的衣服时,可告诉孩子他不是故意的,可以让孩子一起把玩具修好或把污迹去掉。
  其次,就是在孩子与玩伴发生矛盾和冲突,甚至是孩子真的“受了欺负”时,家长要善于帮助孩子化解而不是激化这种矛盾。父母可以先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把自己的怨气不满发出来,把想法说出来,然后要教孩子学会谅解与宽容对方,与孩子一起找到谅解与宽容对方的理由:如他不是故意的、他是你的朋友、是朋友就要谅解他等,并鼓励孩子继续去玩。其实,很多时候孩子间产生了矛盾,转脸孩子就不在乎了,而大人们用自己的价值观去理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亏了,心理不平衡而最终影响了孩子与玩伴间的关系。
  人生就如一辆疾驰的汽车,它需要能量的驱动。“负能量”如同劣质的汽油,会对列车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引发故障而抛锚。只有多创造“正能量”,车才能安全地驶向远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法律申明|用户条约|隐私声明|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www.kwcg.ca

GMT-5, 2024-4-29 23:34 , Processed in 0.0188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