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49|回复: 0

你对手机有多依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8 09: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看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这句网络流行语的时候,你的眼前是否会立刻浮现出一幅再熟悉不过的场景——朋友聚会时,大家各自埋头玩手机,互相没有什么语言交流。有人说,如今的社会上,很多年轻人都得了这种“手机依赖症”,手机让那些年轻人把人情味都玩淡了。
  【事件回放】
  “这里有无线网络吗?”许多餐饮店、咖啡店,客人坐下来的第一件事是先询问服务人员店里的无线网络密码,然后就掏出手机或iPad,先把网连上。一家咖啡店的服务生告诉记者,有一次店里的无线网络出了点问题,有的客人一听说WiFi暂时不能用,转身就离开了。“有时候也会看到很有趣的画面,两三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但是彼此之间很久都不说话,都低着头摆弄着自己的手机。”市民龚先生说,有一次他在餐厅排队上卫生间,等了很久里面的人都没出来,他在门外可以清楚地听到里面的人在用手机刷新微博的声音。“当时我真的特别着急,就敲了几下门,过了一会里面的人出来了,还白了我一眼。”
  1 “手机依赖”的标签不要轻易贴
  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其实没有所谓的“手机依赖症”。廖丽娟解释说:“通常心理学范畴在说到‘依赖’的时候,牵涉到的会是一些物质依赖,这些依赖一般是精神活性物质,比如毒品、烟、酒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一个人多么依赖手机,一般而言都不会被判断为一种专业概念范畴的异常,充其量理解为这样的一种行为习惯可能对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非是强迫性依赖——也就是玩手机的人自己并不享受,内心不喜欢做这件事情,甚至是抗拒的,结果却忍不住一直要看手机。内心一直在不断地强迫和不断反强迫中挣扎着,这的确是一种问题。”
  每个人都有一把衡量正常和异常的尺度,用来衡量自己也用来衡量别人。比如,母亲觉得孩子一天玩半小时手机是正常的,超出了这个时间就不行。孩子却不认同这个标准。在现实生活中,母亲通常可能更强势。在大家讨论怎样的尺度才合适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一点,那就是手机的较多使用,对生活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手机的较多使用,我们自己是什么感受?心理学有一种相对考虑各方面综合因素的标准,那就是适应不良标准。心理学上对于是否属于适应不良,一般通过四个方面来考量:
  第一,这些行为给行为者是否造成了生理上的伤害?第二,这些行为是否给行为者造成了情感上的痛苦或伤害?第三,这些行为是否严重妨碍行为者的日常生活?第四,这些行为导致我们脱离现实生活、失去自制力吗?
  按照这四条标准,大多数喜欢玩手机的人,还不至于达到心理学范畴的适应不良的程度。廖丽娟提醒说:“也许,你自己或者身边的人真的很喜欢玩手机。在某些场合、某些时间,可能是需要做一些调整,但是,不要因此就轻易地给自己或者他人贴上‘手机依赖症’的标签。”
  2 外显行为背后的核心问题才是关键
  在工作中,廖丽娟会遇到一些看上去有“网络依赖”、“手机依赖”的个案,不过,她发现,这些个案的情况,往往是先产生了问题,然后归因于“手机依赖”这个模糊的不专业的概念上。有个前来咨询的男生告诉廖丽娟,自己是个微博控,总是在刷新微博,导致他的毕业论文一拖再拖,和女朋友的关系也破裂了。男生觉得自己需要改变对微博的依赖,他认为,自己减少刷微博的时间,就能很好地完成毕业论文,也能正常地和异性交往。“来访者这样分析自己的问题很好理解。因为分手带来的痛苦和毕业带来的焦虑,总是需要找到一种借口来分担。可是,减少刷微博真的能带来他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吗?其实我们知道,这几乎不可能。”廖丽娟分析说,“这个男生是先有了毕业的压力和感情问题的困扰,然后寄托在了刷微博上。所以,处理问题的核心肯定是毕业的压力和对感情困扰的应对。”
  个案中的男生喜欢刷微博只是个外显的行为。从某种角度看,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对于缓解他的焦虑是有积极作用的。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可能遇到此类的情况。让自己从困扰的情绪中暂时抽离出来,转移一下注意力,不是件坏事,但是当拿着手机玩游戏、刷微博等,并不能解决核心问题时,还是需要直面问题。比如,对上一段感情做一些总结,看看自己能够在哪些方面有所成长;面对毕业,可以分步骤地做一些什么事情……当这个男生开始着手去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来直面自己遇到的核心问题时,他虽然还是会刷微博,但是,他已经不觉得这是问题了。因为他重新掌控了生活的自主权。
  3 安排好生活节奏,该放下手机时果断放下
  从打电话到看新闻,从听音乐到网络购物,随着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拿着一个手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对于手机有“依赖”的人也越来越多。面对这个现状,廖丽娟给出了一些建议。
  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很喜欢使用手机时,不要马上主观地贴上“手机依赖”的标签。不要仅仅以使用手机的时间这个单一的标准去衡量自己和他人,而是要看在使用手机时候的主观感受和对生活的一些影响。如果感受是好的,生活状态也基本正常,就不必太过担心。
  当然,有时候我们需要进行价值的澄清和行为的适度调整。朋友聚会、探望亲戚时,还不时地看手机,有时候会让亲友感觉不好,影响了和亲友的关系及相处。这时,你的确需要问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在乎的是什么?如果亲人需要你多一些时间的陪伴,你是否愿意放下手中的事情,去专心陪伴?虽然不用每一次都放下,但是如果每次都不放下,的确会令人失落。此外,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放不下手机,那可能就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些检视,看看是否在哪里出了问题。过度使用手机是问题的外显,不是问题的核心。合理安排生活的节奏也同样重要。生活中有很多的内容,尽量不要因为手机、网络、电视等的缘故,过多影响了睡眠、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法律申明|用户条约|隐私声明|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www.kwcg.ca

GMT-5, 2024-5-20 01:36 , Processed in 0.01906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