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5种病是吃“撑”出来的:别不当回事,身体受大罪了

2022-10-16 08:1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3| 评论: 0|来自: superlife.ca

摘要: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至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拍到监狱的情节,大有可能会有“就算是死,也要做个饱死鬼!”这样的一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至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拍到监狱的情节,大有可能会有“就算是死,也要做个饱死鬼!”这样的一句话,到底是关在大牢里饿大发了,还是美食过于诱惑,让他不怕毒药也要一过嘴瘾不知道。 但是用现代医学的角度看,“饱食过度百病生”,吃得过饱就不是一件好事!现代人也是知道吃得过饱是非常难受的,但是当自己处于自助餐、商务宴请、朋友聚会、工作忙碌进食、压力过大、情绪低落的情况下,总是会不自觉的吃很多,直到肚子圆鼓鼓的时候才会后悔为什么没有“浅尝辄止”。其实裤腰带被撑开了不要紧,要紧的是吃得过饱,还会撑出病来。 这5种病就是吃饱了撑出来的,可别不当回事 1. 肥胖症 肥胖其实也是一种病,还是一种会引发“三高疾病”、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一种病症。吃得过饱会导致身体热量过多,转化为脂肪过后,身体越来越胖。要是女性腰围超过85cm,男性腰围超过90cm那就是要减肥的身材了。 2. 肠胃病 肠胃是身体里面最大的消化系统,吃饭经常吃得过饱,就会让肠胃像是被气体支撑起来的气球,随时会“破裂”。过多的饮食加重肠胃的消化负担,还会损伤肠胃黏膜,导致消化不良发生,严重就是胃溃疡、胃出血。 3. 老年痴呆 日本有研究发现,有三成到四成的老年痴呆患者,在年轻的时候饮食都有吃得过饱的习惯。为什么是吃进肠胃的,但是却会伤害大脑,那是因为人在吃饱过后,身体脂肪细胞和毛细血管细胞会变大,动脉血管硬化,导致大脑缺氧,损伤大脑功能,慢慢的酒水导致脑萎缩、认知能力下降。 4. 身体衰老加快 食物进入身体之后,营养被身体利用完之后,身体就会产生很多的代谢物,其中就有会损伤身体细胞导致身体加速衰老的氧化自由基。此外因为肠胃需要消化很多的食物,就会导致身体大量的血液聚集的肠胃很长时间,这样也会影响其他器官的运转,不利于全身系统的健康。 5. 血糖波动 身体进食之后,随着肠胃的消化吸收,身体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糖分。因为要调节好这大量的糖分,身体的胰腺就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出来调节血糖,这样就会增加胰腺的负担,也会加速糖尿病上门的风险。特别是本身就患有像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尤其要控制饮食量。 很多人其实摸着自己的肚子上的肉心里也是非常之纠结的,也想控制饮食,但总是以“最后一口”为借口让自己又走上了一吃不复返的路,身体健康就是这样被你慢慢的推进火葬场的。 有研究发现,只要你饭量减少30%,你的寿命就会得到延长,多达20年! 民间一直有“顿顿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老话流传,对于这句话是真是假,上世纪30年代就有实验证明了。 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NIA)研究人员拿老鼠、猴子、苍蝇为实验对象,随后坚持每天给他们的饮食减少30%的饭量,那么它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得到改善之外,同时寿命也有延长的迹象。后又经过大量的研究数据证明,这个减少饭量就有利于长寿的好处放在人类身上同样适用。 不仅是上世纪有研究,现代对于“七分饱”的饮食习惯也做过研究表示,吃饭吃到七分饱,同样可以饱腹、让身体摄入充足的营养,还不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让身体更加的轻盈。 那如何拿捏住“七分饱”,让身体健康长寿? 首先就是你要知道七分饱的感觉,就是吃饭的时候你感觉自己胃里还有点空,自己也还能吃,但是自己并没有饥饿感了,要是现在不吃的话筷子也是能够放下的。 这个时候要是还想吃的话,可以在饭桌上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和同饭桌的人聊聊天,或者是离桌去把自己的碗筷刷了。 要是自己吃饭的时候没有这样的自制力,那就可以让自己吃饭之前胃里就要有东西,但这个东西不是什么肥肉、甜味零食,而是白开水、蔬菜汤、八宝粥、水果等,让自己的肚子里面有点货,缓解饥饿,控制一会的进食量。一开始这样你确实会有点不适应,可能一会就会饿了,这时候你可以喝一点牛奶、水果等克服一下,等到下一次的进食,慢慢的你就会感觉身体缺少轻盈很多。 总而言之,无论饭菜再美味,你有多饿,都要记住一个七分饱的饮食原则,吃得过饱,反而会让身体受到一个又一个的伤害,增加一个又一个疾病发生的风险。特别是本身就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控制饮食量,就是在延长你的寿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法律申明|用户条约|隐私声明|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www.kwcg.ca

GMT-5, 2024-6-5 10:48 , Processed in 0.01858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