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02|回复: 0

中国土豪在海外如此生活 老外惊呆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6 09: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些年来,中国富豪们越来越热衷于在海外购豪宅豪车奢侈品,移民海外或海外求学同时过着十分挥霍奢侈的生活。海外的经销商们在惊讶着中国的“土豪”们的“大方之举”时,也会十分欣慰给他们当地的经济做出贡献,但同时也会让一些人感到不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被华人土豪们“捣乱”的海外市场。
“中国的富人和他们的‘二代’热衷于自己的私人会所,要想成为那里的会员就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开着保时捷911或者更炫的车过来……”2011年,一部来自英国BBC拍摄的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富二代(The Ka-Ching Dynasty)》,向观众展现了这群中国最富有的年轻人生活上的“纸醉金迷”以及他们事业上的雄心勃勃。
几年过去了,中国“富二代们”的生活依旧奢华。同时,这些富二代们漂洋过海到海外留学,也带去了很多习气,住豪宅、玩名车、交女友……“砸钱”行为让不少外国人惊诧不已。
在海外,中国的“富二代”人数已超过200万人,这些人的身家一般在千万以上,在中国读至高中,然后被父母送出国留学,学成后再归国。这些富二代们在国外常聚在一起,形成了各自的小圈子。
20151261539358.jpg

在美国的电视新闻中经常会有警察在高速公路上驱车追捕嫌疑人的直播。2014年2月20日晚,一名中国留学生驾驶白色宝马750在美国洛杉矶超速逃逸,引发了中美两国主流媒体的关注。
不少新到美国的“富二代”学生将汽车作为必需品。美国《纪事卫报》报道称,在俄勒冈大学可以看到在校园里停放着许多豪车,有宾利、兰博基尼、阿斯顿· 马丁,还有众多的宝马和奔驰。这些豪车的主人不是已步入中年的男士,也不是正享受成功事业的校友,而是来自中国的“富二代”学生。
报道援引当地一家汽车经销商的话称,虽然并不是所有中国留学生都富有,但很多中国学生愿意将大把现金花在购买汽车上,他们经常花4万至5万美元,甚至 10万美元买辆车,而他们对车喜欢的标准就是“贵”。俄勒冈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估计,该校大约10%的中国留学生热衷购买豪车。
20151261539358.jpg

一位宝马经销商说,“这些中国孩子只爱好车,有几个每两三个月就买一台,一个孩子留学不到一年,就在这里买了一台Z5敞篷跑车,一台M3和一台X5宝马SUV。”
同时,令这些经销商分外吃惊的是这些中国留学生的付款方式。一位经销商称,“他们一般不用信用卡,几乎从不分期付款。曾经有一位年轻留学生的托管人来购车时,提来一个皮箱,他说这里有15万美元现金。我让店里的两个店员都过来数钱。上帝啊,这是我们这辈子看到的最多的现金!”美国是信用社会,无论购物和商业交易大多由信用卡或票据业务支付。
这些中国留学生的出手豪爽还表现在支付小费上。一位汽车销售员在成功向一名中国留学生推荐了一辆价值12.9万美元的白色保时捷911跑车后,甚至还收到了这名中国留学生送的挂毯和茶叶礼物,这名学生的父亲还给这位汽车销售员寄来支票作为小费。“从业30年,我从来没有遇到客户给我小费,但这名中国学生的父亲为了感谢我帮他儿子买成了车,竟然给我寄来了500美元的支票。”
20151261539358.jpg

中国“富二代”的挥霍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显示,仅在2011至2012学年,全美19.5万中国留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花销达到220亿美元。美国《侨报》称,如此大规模的消费不仅带动了美国经济,还给当地奢侈品牌带来了福音。
据报道,2012年一项针对在纽约和波士顿生活的中国留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74%的中国留学生每个季度都会收到关于购买奢侈品的咨询,超过30%的中国留学生每个季度都会买奢侈品回家,并且会在亲朋好友海外采购时全程陪伴。
为了能在第一时间买下Cartier、Gucci和Prada等品牌的最新单品,在美国纽约大学留学的中国留学生Michelle把信用卡“交给”纽约奢侈品店的售货员。只要新品到店,销售员便会给她拍照,她一点头,销售员就可以替她刷信用卡。
据Michelle估算,自己在美国留学一年的花销在10万美元左右,不过她称自己不是“富二代”,只是“中产家庭”孩子。“跟真正的富二代比起来,我还差得远呢。”Michelle称,她有一个朋友曾经一次性买下香奈儿的整季新品,还有人在纽约泡夜店一晚上花费6000美元。
20151261539358.jpg

21岁的Kevin正在伦敦南岸大学留学,他的父母早年从中国内地城市到广州打拼,通过制造业起家,逐渐积累起过亿资产,现已移居香港。
“那时候挺好玩的,‘圈子’里的朋友经常相约去唐人街,吃饭、唱K。”这名15岁起到英国留学、并转学多次的富家子说,他对自己消费开销也“算不清楚”,买名表是他的另一大消费爱好,最喜欢的牌子是百达翡丽。
20151261539358.jpg

Kevin最初来英国时,读的是私立学校,每年学费两万到三万英镑。他口中的“圈子”,在留英的中国“富二代”群体的社交中广泛存在。同一个“圈子”中的人大多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因为业余爱好、休闲方式和消费模式相近,彼此能够建立起认同。
晚上9点之后,英国各大城市华人聚集区的KTV、夜店、酒吧和赌场等场所,是很多“富二代”圈子最常聚会和流连之地。
在伦敦的中国“富二代”,相当一部分人的购物理念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全身衣物都出自奢侈品牌。
Kevin的一名女性好友来自房地产商家庭,平时上课时喜欢拎 Chanel、Bottega Veneta等名牌提包,价格大多在1000英镑以上,外衣也价值上千英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法律申明|用户条约|隐私声明|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www.kwcg.ca

GMT-5, 2024-6-16 17:25 , Processed in 0.03047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